365平台官方_365bet平台规则_365bet400电话 |
来源:365平台官方_365bet平台规则_365bet400电话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: 时间:2022-07-01 点击率:44【 打印 】【 关闭 】 |
365平台官方_365bet平台规则_365bet400电话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正确识别谨慎食用野生菌的预警公告 (2022年4号)
365平台官方_365bet平台规则_365bet400电话野生菌资源丰富,菌子种类繁多,形态特征各异,由于不少有毒菌子因不易区别而被误食中毒事件屡见不鲜。日前,为提高人民群众识别有毒和无毒野生菌能力,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,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365平台官方_365bet平台规则_365bet400电话政府食安办收集、整理了部分365平台官方_365bet平台规则_365bet400电话常见的野生菌和有毒野生菌图片,供广大群众参考。同时,向全县人民群众发出正确识别、谨慎食用食用野生菌的预警公告。
365平台官方_365bet平台规则_365bet400电话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6月30日
一、常见的野生菌 (以下野生菌图片仅供参考) 1、蚂蚁孤堆菌 因长在白蚁孤堆上而得名,每年春末雨水到来之后就长出,常在刚长出地面就采挖,主要吃菌根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可煮清汤、煮蛋汤或炒着吃。
2、鸡纵 味道鲜美,可煮汤、可炒吃,最多的是油炸,做成鸡纵油可一年四季保留着吃。
3、黄皮鸡纵(亦称大黄鸡枞) 出的比较晚,一般到10-12月出,色黄朵大肉厚,一朵就可煮一大碗,味道鲜美,吃法同上。
4、鸡纵花 比小鸡纵还小,成片成片的出,量多,朵小,难捡洗。味道鲜美嫩滑。吃法同上。
5、大红菌 为野生珍贵的食用真菌,内含氨基酸,多种维生素等人体必需成份,有安神补血作用,特别适合产妇及贫血者食用,其味较之其他菌类鲜甜可口嫩滑。大红菌以朵大脚粗,颜色深红者为佳,吃法可煮清汤,煮鸡,炒、焖等,记住一定要煮透,特别是炒吃的,一定的焖煮透。朵小脚细有苦辣味的红菌是有毒的,不能吃。
6、奶浆菌 因有乳白浆汁流出而得名。分为粗褶奶浆菌和细褶奶浆菌两种。这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菌子,可生吃。食用方法很多,可煮、烧、炒、油炸等,还可腌成酸菜吃。味道鲜甜可口,香味浓郁,醇香满口,别具风味。
7、青头菌 因颜色青绿而得名,多带花点,很漂亮,味道平淡嫩滑,营养丰富。食用方法很多,可煮、烧、炒、油炸等。
8、米汤菌 颜色淡紫,味道平淡嫩滑,营养丰富。食用方法很多,可煮、烧、炒、油炸等。
9、见手青(一抹绿) 因用手刮伤菌体便宜会出现蓝绿颜色而得名,类似牛肝菌,味道鲜美腻滑,营养丰富。吃法多样,可煮、炒、油炸等,记住一定要煮熟煮透。
10、粉黄黄肉牛肝菌(俗名:白葱、玉米青) 生食有毒,可能致幻、煮熟后方可使用。
11、红牛肝(俗名:红葱) 生食有毒,可能致幻、煮熟后方可使用。
12、黄牛肝菌 牛肝菌是珍稀菌类,味道鲜美,香味独特,富含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及钙、磷、铁等矿物质,营养丰富,是不可多得的佳肴。吃法多种多样,可炒、可煮,油炸等。
13、黑牛肝菌 味道鲜美,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。黑牛肝菌营养丰富,含有大量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,具有防癌、止咳、补气等功效,是减肥食用菌,对高血压,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等疾病有较好的功效。
14、白牛肝菌 牛肝菌的种类非常多,其中以白牛肝菌最为好看,褐色菌帽,白色菌杆上有网状花纹,因其味道相比其它种类牛肝菌要淡,所以价格也相对便宜,无毒!
15、羊肝菌 颜色有偏白、偏黄、偏紫等,味道稍次牛肝菌和见手青,营养丰富,吃法同牛肝菌。
16、黄赖头 因色黄,菌盖赖而不平滑而得名。黄赖头是同类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种,很腻滑鲜香可口。吃法多,炒吃、煮吃均可。
17、马屁泡(马勃菌) 属地下块菌,形同洋芋,分白马屁、黑马屁或糯马屁、饭马屁等。吃法多与韭菜、腌菜同炒吃,也可煮汤或煮后凉拌吃,如火碳烧后舂吃,特殊香味浓郁,味道鲜美奇异。
18、刷把菌 因形如刷把而得名,又名珊瑚菌,该菌体形俊俏,色泽秀美。其味鲜甜爽囗,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,还可以药用。有偏白、红、黄三种,其中未展开的白色刷把菌最好,展开太大的次之。吃法多为炒吃或煮吃。
19、野生香菌 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,每年第一拨春雨后就开始出菌到春末。较之人工种植香菌,朵小清爽,浓香无比,营养丰富,吃法多样,保健效果好。
20、白参菌 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,朵小难摘,但是味道鲜美,香甜可口,营养丰富。吃法多炖蛋,可煮吃、炒吃、凉拌吃等。
21、干巴菌 据说,干巴菌含有抗氧化物质,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。且不说功效,干巴菌本身那鲜美味道,独特浓香,让人吃了还想再吃。干巴菌与其他菜烹炒,更能提高鲜度和风味。干巴菌吃法很多,多为炒吃、油炸等。
22、鸡屁股菌 因形似鸡屁股而得名,味道鲜美可口,有特殊鲜香,营养丰富。吃法多煮吃、炒吃。
23、鸡油菌 中国传统医学对鸡油菌有诸多评价。据记载,鸡油菌性寒味甘,有利肺明目、补益肠胃、清热利尿、益气宽中之效,常食可改善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、干燥症、夜盲症等疾病。鸡油菌吃法多为炒吃、煮吃。
24、喇叭菌 因形似喇叭而得名。橘红或土黄色。喇叭菌菌肉稍干,含水较少,柔中有脆,味美可口。据悉,含有6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。吃法多以炒、煎、炸、煮、火锅等为主。
25、辣菌 因会流出苦辣味的浆汁而得名,辣菌多为白色,也叫白辣菌,有粗褶辣菌、细褶辣菌之分,其中以细褶辣菌为佳。如不想吃苦味,可把生辣菌捏碎漂洗后用,苦辣味就少了,喜欢吃苦味的就不必特殊处理了。辣菌多与酸笋和小米辣炒吃、煮吃,也可碳火烧熟后舂吃,还可腌成酸菜吃,有特别鲜香和美味。那味道想想都让人流口水。
26、麻栗窝 因常长在麻栗树下,一窝一窝(成簇成簇)的而得名。朵小成簇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吃法多用来煮汤或炒吃。
27、野生木耳 自然生长在森林里的枯树上。木耳种类很多,有黑木耳、白木耳,红木耳,有脆木耳、柴皮木耳之分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。吃法与一般木耳同。
28、松树菌 是野生松茸的一种。只在松树林里有,于每年8月至12月中旬出菌,颜色分青墨和淡黄色两种,是最晚出的一种菌子。其味同鸡纵一样鲜甜,有自己特殊香味,营养丰富,吃法同鸡纵。
29、云芝 是灵芝的一种,多用来煮水当茶喝,味苦而香,主要用来治病和保健用。具有清热、解毒、消炎、抗癌、保肝等功效。
30、八担柴 因其菌质地坚韧,需要八担柴才能煮烂而得名。菌子虽坚韧,但其味却鲜美无比,特殊的鲜香也让人难挡诱惑。吃法,煮吃,且要煮很长时间才能吃得动。
31、铜绿菌 铜绿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、阔叶林或混交林地,均以成对形式出现,深林中只要发现一朵,在不超出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。具有与松叶一般的保护色,不容易发现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有防癌保健作用。吃法多炒吃、煮吃。
32、竹荪 竹荪又叫竹参,长在湿热的竹林里,形状如少女穿着裙袍,很漂亮。据说,竹荪含有人体所须的16种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,具有健脾胃、减肥助消化等作用。味道鲜美,风味独特,吃法多为煮吃,炖鸡,凉拌等。
33、松茸 松茸,也叫松口蘑,非常昂贵的菌种,一般都是论朵卖,每公斤价格上千元,大多数都出口日本。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过——酥油煎松茸。
34、松露 松露生长在土里,是一种附着於松树根下的茎块菌类,含大量水份和钾﹑钙﹑镁﹑铁﹑氟等微量矿物元素。它不像一般的菌菇柔软多汁,反而质地较坚硬。松露偏好碱性土质,高品质的松露主要出产于石灰质地形区内,如意大利的阿尔巴、法国的佩里哥、中国云南等,全都位在石灰质地形区内。 法国菜是被世界公认的世界三大美食菜系之一,是西餐中最有地位的菜了。在法国菜里面比较有名的当然就要属鹅肝、松露、和鱼子酱了。 35、黄虎掌菌
36、乳头菇
二、常见的有毒野生菌名字和图片! 1、小白菌
2、 小豹斑毒散
3、锥鳞白鹅膏菌
4、鳞柄白毒鹅膏菌
5、苦马肝菌
6、毒蝇伞 毒蝇伞别称毒蝇鹅膏菌、蛤蟆菌等,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长,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。其毒素有毒蝇碱、毒蝇母、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等,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,产生剧烈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及精神错乱、出汗、发冷、肌肉抽搐、脉搏减慢、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、头晕眼花、神志不清等症状,使用阿托品疗效良好。同时,还产生甜菜碱、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。
7、狗尿苔 狗尿苔别称半卵形斑褶菇、致幻蘑菇等,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,发病较快,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、跳舞唱歌、狂笑、产生幻视,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,毒素为光盖伞辛等。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、大笑,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。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,北方通称“狗尿苔”。
8、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,极易引起误食,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,一般与树根相连。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,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,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。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、肾、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,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%以上,为历年广州地区毒菇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。
9、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是一种常见的剧毒蘑菇之一,同时也是毒蘑菇事件的罪魁祸首之一,夏秋季群生或散生,喜于雨后在草坪、蕉林地上生长。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,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,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,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,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。有较多的相似种,特别是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相混淆,具有很强的欺骗性。
10、网孢牛肝菌 网孢牛肝菌别称网孢小牛肝、蛇麻菌等,分布于吉林、四川、云南、江苏、广东、安徽等地,夏秋季在马尾松林、针阔混交林地上单个或成群生长。在四川南部地区群众视为毒菌,含有神经精神毒素,能降低血压、减慢心率、引起呕吐和腹泻,还可致瞳孔缩小。
11、大鹿花菌 大鹿花菌是我国境内常见毒蘑菇之一,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,呈不明显的马鞍形,稍平坦,微皱,黄褐色。菌柄圆柱形,较盖色浅,中空。分布于中国的吉林、西藏等地区,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。毒性因人而异,不可食用。
12、赭红拟口蘑 赭红拟口蘑别称赭红口蘑。子实体中等或较大,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,浅砖红色或紫红色,甚至褐紫红色,往往中部浮色,菌褶带黄色,弯生或近直生,菌肉白色带黄,菌柄细长或者粗壮。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上,群生或成丛生长。有毒,误食此菌后,往往产生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炎病症。
13、白毒鹅膏菌 白毒鹅膏菌别称白毒伞,子实体中等大,纯白色,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,分布于中国河北、吉林、辽宁沈阳、江苏、福建、安徽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山西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极毒,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,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,死亡率很高。
14、毒鹅膏菌 毒鹅膏菌别称绿帽菌、鬼笔鹅膏、蒜叶菌等,子实体一般中等大,菌盖表面光滑,边缘无条纹,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,开伞后近平展,表面灰褐绿色、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,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,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。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,极毒,菌体幼小的毒性更大,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,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,中毒死亡率高达50%以上甚至100%,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。
15、豹斑毒伞 豹斑毒伞别称豹斑毒鹅膏菌,菌盖灰褐色至棕褐色,子实体中等大,含有毒蝇鹅膏菌相似的毒素及豹斑毒伞素等毒素,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之间发病,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、呕吐、腹泻、大量出汗、流泪、流涎、瞳孔缩小、感光消失、脉搏减慢、呼吸障碍、体温下降,四肢发冷等,中毒严重时出现幻视、谵语、抽搐、昏迷甚至有肝损害和出血等,一般很少死亡,及时用阿托品疗效较好。
16、墨汁鬼伞 墨汁鬼伞别称鬼盖、鬼伞、鬼屋等,子实体小或中等大,菌盖初期卵形至钟形,与酒一起食用时有毒,症状包括有面红、反胃、呕吐及心跳紊乱,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。墨汁鬼伞含有的鬼伞素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运作,使乙醛积聚在体内,虽然有不适的症状,但却从未有致命的情况出现,这些症状在吃了墨汁鬼伞3天后喝酒亦有可能会出现。
17、块鳞灰毒鹅膏菌 块鳞灰毒鹅膏菌子实体一般中等大,外形特征与角鳞灰鹅膏菌很相似,与马尾松、云南松及某些栎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菌。分布于河北、安徽、湖南、江苏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海南、西藏等,夏秋季在针叶、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,有毒甚至记载极毒,但毒素不明。
18、金黄枝珊瑚菌 金黄枝珊瑚菌子实体中等或较大,形成一丛,有许多分枝由较粗的柄部发出,分枝多次分成叉状,金黄色、卵黄色至赭黄色,柄基部色浅或呈白色。可食用,往往野生量大可收集加工,不过也有记载有毒。另外,与云杉、山毛榉等树木形成菌根。据试验此菌有抗癌作用,对小白鼠肉瘤和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%。
19、白霜杯伞 白霜杯伞子实体较小,仅发现于青海、山西、云南、甘肃等,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或成丛生长。白霜杯伞主要的有毒成分为毒蕈碱,而毒蕈碱中毒约15至30分钟后,大量流涎、出汗和流泪等症状便会出现,严重的话中毒者会腹痛、剧烈恶心、腹泻、视力模糊和呼吸困难,中毒症状一般在两小时内消退。尽管毒蕈碱中毒导致的死亡案例很罕见,但曾有导致呼吸衰竭或心衰竭的案例,解毒剂为阿托品。
20、斑蘑菇 斑蘑菇子外形与可食的四孢蘑菇相似,但后者菌柄较短,受伤处不变黄色。实体较大,白色,受伤处速变金黄色,有膜质菌环且无菌托,菌盖扁半球形,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或草原上单生或群生。有毒,含胃肠道刺激物,食后引起头痛及腹泻等病症。
21、鹅膏菌-剧毒
|